导读:他们不再年轻,但国家的答卷不能迟到——给1985年前退伍老兵一次性补贴,您支持吗?
在网络上看到一句话:“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,是因为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。”这话不是鸡汤,是实打实的现实。说到“负重前行”的人,1985年以前退役的老兵,绝对是当之无愧的代表。
那个年代,当兵不是为了“转业有岗”、“考编加分”,甚至不是为了啥“待遇”。更多的人,怀里揣着一封家书,就扛着行李踏上了军列,奔赴国防最需要的地方。没有人问他们想不想,只有“祖国需要你”。
你可能想不到,他们中有多少人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出生入死,有多少人在边境线守了三五年没回过家,还有多少人常年驻扎在海岛、戈壁、雪原,啃咸菜、睡地铺,听着电台学毛选。真的是一代人,用身体扛起了国家的安全防线。
可如今,岁月已老,战士白头。
这些1985年前退役的老兵,很多已经六七十岁,甚至进入了“耄耋之年”。身体不比年轻时扛得动了,生活却没有因为他们的付出而特别宽裕。尤其是农村籍的老兵,早年退伍回到地方后,没有工作安排,也没有退休金,生活几乎就是靠种地、打零工撑着过来。
有人说:“给他们一次性补贴,是不是搞特殊?”我想说:“他们本来就是特殊的群体,不搞特殊,就是不公平。”
你想想,现在的年轻人干几年工作都想着有年终奖、项目补贴、绩效激励。而他们当年连命都拿出来赌了,凭什么现在连一笔补贴都没有?
说得直白点,我们不是在“施舍”他们,而是在“还债”。是的,国家欠他们一份迟到的答卷,一份对他们青春的认可。
你可以说经济紧张,但人心不能凉;你可以说操作复杂,但政策不能冷;你可以说制度要规范,那就请加快推动别再拖。
一次性补贴,不是天文数字,而是给老兵最基本的生活缓冲,是国家对他们半生付出的回应,也是年轻一代对他们敬仰最朴素的表达。
如果我们现在不做,也许未来就来不及了。
他们不像网红会上热搜,也不会发短视频讲自己多惨,他们很多人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,只会在村口小板凳上晒晒太阳,和人说起“我当年在老山待过两年”,然后就笑笑,轻描淡写地把刀光血影藏回记忆深处。
我不犹豫,我举双手支持给他们一次性补贴。趁他们还在,趁我们还来得及。对此,您怎么看?欢迎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。
启阳网配资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