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24日清晨,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新村路铁路道口路面平坦如新。曾经早晚高峰时段司空见惯的“汽车长龙”已不见踪影,车辆有序通行。市民王先生难掩欣喜之情:“以前过这个铁道口,得小心翼翼绕坑走,堵得人心烦,现在路平了,通行顺畅多了!”困扰市民多年的“行路难”问题在路面平整度上得到了阶段性解决,通行体验显著改善。
时间回溯至2025年初,有群众在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上留言,道出了城北区新村路交通的“老大难”问题。作为衔接城北区朝阳东路的关键通道,新村路与铁路道口形成平面交叉,日常通行条件复杂。一方面,大型货运车辆川流不息,火车通行频次居高不下,拥堵几乎成为常态;事实上,早在2024年京藏高速祁家城立交下线口开通时,大家本以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“及时雨”,但通车后车流量骤增,拥堵问题反而加剧。更令人头疼的是,铁道口东西两侧道路宽阔,行至道口却骤然收窄,形成交通瓶颈,加之周边车辆违停情况屡禁不止,车辆汇入主路异常困难。早晚高峰期间,整条路几近瘫痪,短短几公里的回家路,常常要耗费几十分钟甚至一两个小时,不少车主坦言“堵到没脾气”。
留言中,群众还提出了四条具体建议:重新评估高速口设置、调整火车通行时间、拓宽铁道口、强化交通安全监管。字里行间,不仅是对现状的焦虑,更是对一条顺畅、安全回家路的深切期盼。
官方回复。截图自人民网“领导留言板”
民有所呼,政有所应。收到留言后,西宁市数据局迅速牵头,联合市城建局、市公安交通管理局等单位展开全面核查,逐层剖析新村路交通治理背后的复杂成因。调研发现,该片区地处城北物流园区核心地带,原朝阳物流园的大型车辆需绕行天津路、朝阳东路等城市干道,既加剧了区域交通压力,也制约了物流运转效率。京藏高速祁家城立交下线口的设置,正是为了构建物流快速通道,分流过境货车,减轻城区路网负荷。
2025年3月,车辆拥堵形成长龙。人民网况玉摄
那么,高速出口的位置能否调整以更好匹配交通需求?市城建局在实地踏勘后表示,现状高速仅在园三路(即新村路)及向南400米处预留了通道桥。后者因距离绿道仅62米,无法满足匝道设置的安全规范;而其余路段高速与绿道间距均不足50米,根本不具备增设匝道的条件。综合考虑西宁北站衔接需求、朝阳物流园的交通功能以及现有路网结构,园三路成为高速下线口位置的最优选择。
2025年3月,路边随意停放的大型货车。人民网况玉摄
道口狭窄问题同样牵动人心。经与铁路部门多次沟通获悉,该道口为宁大线、百货线两条铁路的平面交叉道岔口,依照铁路安全管理规定,无法进行拓宽改造。后续研究的下穿或上跨立交方案,也因道路纵坡较大、涉及朝阳物流园大面积拆迁等现实制约,暂难实施。
2025年3月,因堵车逆行的车辆较多。人民网况玉摄
既然“拓宽路”暂时行不通,便先从修好“坑洼路”着手。新村路作为串联城区与周边区域的重要纽带,长期承受重载交通,加之列车频繁通行对路基的持续影响,导致路面破损、凹陷问题日益突出,这既拖慢通行速度,更埋下安全隐患,成为藏在市民心里的“堵”。
2025年9月,重新铺设后的道路。人民网况玉摄
为此,西宁市城北区将道口修复列为重点民生实事,积极与青藏铁路公司协调,反复推敲施工方案。为确保工程优质高效,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出行的影响,最终决定利用夜间6小时无火车通行的“天窗期”,组织实施“夜间突击施工”。在多方协作下,路面平整度得到根本改善,坑洼隐患被消除。
2025年9月,修整后道路通畅。人民网况玉摄
如今,行驶于新村路铁路道口,以往颠簸缓行的场景已成为历史。车辆通行效率显著提升,市民出行更加舒心安心。这一改变,不仅是硬件设施的修补完善,更是城市治理温度与效能的体现。
而新村路道口的焕新,只是城北区近期多维推进交通治理的一个缩影。在路网联通方面,柴达木路与宁河路交叉口的贯通,有效解决了居民前往医院绕行远、耗时长的难题;北川河西路等一批“断头路”的打通,进一步疏解了区域交通压力,畅通了城市“毛细血管”。在智慧交通建设上,通过优化海湖大道等重点片区信号灯配时,实施节点适配、路段联动的智能调控策略,早高峰拥堵时间明显缩短,道路资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。
启阳网配资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