图片
国学经典,与君共赏
图片
点击上方 [儒风雅集] 关注我
冯道,是五代十国时期最具争议的政治家,历经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及契丹五朝十一帝,始终位居宰辅高位,被称为“十朝元老” 。
他出生于唐末乱世,早年以耕读持家,因才干出众被军阀刘守光启用,后辗转效力于李存勖、石敬瑭等政权,凭借“持重镇俗”的政治智慧在乱世中屹立不倒 。
其诗作《天道》诞生于政权频繁更迭的背景下,既是对自身仕途的哲学总结,也是对“忠君”伦理的颠覆性回应。
图片
【01】
穷达皆由命,何劳发叹声。
【释义】
人生的困顿与显达皆由天命注定,无需为此叹息。此句强调命运的无常与不可抗性,提醒人们接受际遇的起伏,以平和心态面对得失。
【感悟】
命运如江河奔涌,既有惊涛拍岸的壮阔,也有深潭静水的幽邃。苏轼贬谪黄州时写下“一蓑烟雨任平生”,正是悟透“穷达在天”后的豁达。
我们常因际遇不公而愤懑,却忘了“得之坦然,失之淡然”才是与命运和解的密钥。
庄子云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。”
与其在得失间挣扎,不如像野菊般不择地而生,不因风雨凋零。真正的从容,是接纳命运赠予的一切,在无常中修得一颗平常心。
图片
【02】
但知行好事,莫要问前程。
【释义】
只需专注当下的善行,不必纠结未来的结果。此句倡导“为善不问果”的纯粹态度,强调行动本身的价值超越功利性回报。
【感悟】
善行如同播种,无需日日翻土查看是否发芽。王阳明龙场悟道时,于瘴疠之地教化乡民,所求非功名,唯“致良知”而已。
现代人常以功利衡量付出,却忘了“善”的本身就是意义。孔子周游列国,明知不可为而为之,图的不是结果,而是对道义的坚守。
当我们为一餐饭的咸淡焦虑、为一次助人的回报纠结时,是否想过:真正的丰盈,是让善意如溪流般自然流淌?正如冯道所言:“所愿者,下不欺于地,中不欺于人,上不欺于天。”
图片
【03】
冬去冰须泮,春来草自生。
【释义】
寒冬过后冰雪自融,春日来临草木萌发。此句以自然规律隐喻人生起伏,揭示困境与希望的循环更迭。
【感悟】
自然从不哀悼寒冬的凛冽,只在枯荣交替中默默传承。白杨树下的告别与棠梨树上的新生,原是同一条生命长河的两岸风景。
苏轼在黄州垦荒种菜时,亦未料到这片泥泞之地会诞生《赤壁赋》。生命的真谛,恰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处——正如冰雪消融时,每一滴水都在奔赴春天的约定。
图片
【04】
请君观此理,天道甚分明
【释义】
请细察此中道理,天道运行的规律清晰可循。此句总结全诗,将人生哲理升华为对宇宙法则的敬畏与顺应。
【感悟】
天道如日月轮转,不为尧存,不为桀亡。荀子言“天行有常”,《易经》云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”,皆在诉说规律的不可违逆。
冯道历经四朝十帝,在乱世中以“但教方寸无诸恶”自守,正是参透天道后的从容。
我们常困于“为何努力无果”的迷思,却忘了观察四季的耐心:春耕时不问秋收,秋收时不怨春寒。真正的智慧,是像农夫般在时序中播种,在规律中等待。
【结语】
冯道以40字道尽“天道”至理:命运如四季更迭不可强求,善行如草木生长不问归途。
这首诗不仅是乱世中的生存智慧,更是穿越千年的生命启示。在功利至上的今天,我们更需要这份“行好事不问前程”的纯粹——正如冰河消融时,每一滴水都相信大海的方向;春草破土时,每一株芽都无畏风雨的侵袭。
愿你我皆能如诗所言,在命运的波澜中修得一颗“与天地共呼吸”的从容心。
完
图片
感谢阅读!
欢迎点赞
图片
,收藏图片
,分享,留言!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,品味国学经典,感悟人生!
往期回顾
医术经典《黄帝内经》:藏在五味、五气与五脏的养生智慧,弄懂身体小信号
五脏与季节的对应之道:《黄帝内经》的新解读,说透养生精髓
老祖宗珍藏五句金玉良言,道尽形神共养,调和阴阳的养生智慧,值得收藏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启阳网配资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