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的,我会根据您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改写,尽量保持原意,同时加入一些细节描述和语言的变化:
---
文/何飞翔
1927年8月,南昌起义的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向广东潮汕地区进发。进入9月后,在汤坑发生了严重失利,起义军主力几乎全军覆没。到了10月5日,董朗率领叶挺残余部队的24师1300余人终于抵达陆丰地区。此时,起义军的重要领导人如周恩来、贺龙、彭湃、刘伯承、聂荣臻、恽代英、吴玉章、李立三、谭平山、张国焘等人,也陆续到达陆丰。
周恩来此时身患重病,情况较为严重。在大家的建议下,叶挺和聂荣臻陪同周恩来留在陆丰休养。其他领导人则在10月7日,得到当地中共地下党组织和农会的安排,安全乘船前往香港。
展开剩余78%董朗在博美区借助当地交通员的引导,避开了敌人的防区。10月8日,他们顺利到达陆丰激石溪(现属陆河管辖),次日再辗转来到东江特委驻地朝面山进行休整,继续进行战斗。与此同时,周恩来、叶挺、聂荣臻等人在时任汕头市委书记的杨石魂的陪同下,抵达了陆丰南塘区。
杨石魂通过隐秘的交通站给南塘区委书记黄秀文送去一封信,信中简洁地写道:“我已到达南塘区,盼速来联系。”黄秀文立刻赶到,见到早已熟识的杨石魂,二人都十分高兴。杨石魂随后带着黄秀文与周恩来等人会面,黄秀文热情欢迎,并请示指示。杨石魂告诉黄秀文,周恩来计划前往湖东乘船赴香港,但由于生病,需要先休息治疗。于是,黄秀文立即安排周恩来等人住进了靠近陆丰湖东的南塘区山脚村,并为周恩来购买了退烧药。
10月13日,在中共地下党员、南塘区商联会会长郑绪文及赤卫队员的护送下,周恩来、叶挺、聂荣臻等人到达了陆丰兰湖村。当地的中共地下党员、村农会会长郑仲为他们安排住宿在自己堂兄郑端良、郑太岳的祖宅。郑端良负责周恩来的饮食起居。虽然郑家并不知晓周恩来的真实身份,但看到自己党组织的领导来到自己家里,他们感到十分荣幸,热情地接待了这群疲惫的同志。
周恩来等人经过长时间的转战,终于有了片刻的休息。在郑仲的细心照料下,他们暂时得到了安顿。然而,郑仲很快发现周恩来病情严重,已患上重度疟疾且高烧不退。郑仲在这种偏远山村尽管医药匮乏,但凭借自己对草药的了解,他立即提出用草药治疗。郑仲细心地清洗药材,用陶罐煎煮,周恩来服下药物后,才逐渐退烧。
周恩来住的农舍是当地人称之为“户厝包”的简陋房屋,四周的墙体由山上岩石砌成,屋顶则用稻草覆盖。郑仲十分周到,为确保安全,他在村外布置了多名赤卫队员进行警戒,封锁消息。郑仲的妻子也忙着煮饭、做药、打扫卫生,尽心照顾这些疲惫的战士。周恩来等人遵守严格的政治纪律,每次用餐时,都按时把当天的伙食费用交给郑端良。
10月14日晚上,黄秀文收到杨石魂的通知,安排于15日晚9点在金厢狮山大岭迎接周恩来等人到黄厝寮村。周围的碣石、博美、陆城等地充斥着反动军队和保安队,敌人随时可能进攻金厢区。为了确保安全,黄秀文决定无论如何都不能让周恩来等人受到丝毫威胁,誓死保护他们的安全。
10月15日中午,杨石魂再度寄送信件给黄秀文,信中写道:“我陪同三位负责人到南塘,计划在金厢雇船前往香港,请你尽力完成此任务。”黄秀文回信表示一定会完成任务,并迅速安排了所有的细节。黄秀文亲自向警卫战士和赤卫队员交代了出发的注意事项。
10月15日晚上,约10点,周恩来在郑绪文的护送下到达野岭村,黄秀文安排他休息在床上,而其他同志则在地上打铺。杨石魂在与黄秀文交谈时提醒,必须尽快为周恩来找到一名可靠的医生。黄秀文心急如焚,次日一早便赶到陆丰县中共地下党委员会,汇报情况并要求尽快找到一位合适的医生。
县委推荐了一位可靠的中医卢阔,他来自革命基础较强的溪君村。黄秀文立刻登门求医,卢阔医生经过诊断后表示周恩来患的是疟疾,且病情较重。医生调整了药方,叮嘱黄秀文让周恩来继续服药,同时表示自己会在几日后复诊。黄秀文立即安排周恩来回到兰湖村,继续治疗。
几天后,周恩来终于稍有好转。10月20日,周恩来已能够下地走动,他指示黄秀文与中共县委联络,安排船只出海前往香港。县委得知周恩来康复的消息后,非常高兴,立刻开始筹划逃脱计划。
在金厢一带,黄秀文通过努力成功雇佣到一艘可以载重5吨的运输船,约定10月23日深夜12点在洲渚村对面的乌礁脚等候,并通过手电光三闪的暗号与他们接头。黄秀文回到黄厝寮村,告诉周恩来这一信息,并开始准备相关的脱险工作。
10月21日,周恩来病情已大有好转,精神焕发,他利用这段时间给当地的同志们讲解《共产党宣言》和《社会各阶级分析》,激励大家坚定信念,继续前进。黄秀文的父亲特意为周恩来和同志们准备了一条3斤重的海鱼,慰劳他们一番。
10月23日晚上,周恩来一行人从黄厝寮村出发,经过约20分钟的步行,最终抵达海滩。这里,几块大礁石旁停着小舢板,周恩来等人乘船离开,破浪而行,朝着香港方向进发。夜幕中,船随着东风疾驰,海浪翻滚,风急浪高,但他们的决心依然坚定。
几十年后,聂荣臻回忆起这一段艰难的历程时,感慨道:“那条船就像一叶扁舟,舱底只能容下周恩来,舱面仅能容得下我、叶挺和杨石魂。风急浪高,我们甚至得把自己绑在桅杆上,经历了两天一夜的艰难航行,才终于抵达香港。”
最终,周恩来等人成功抵达香港,开始了新的革命征程。而他们所领导的南昌起义部队,也因此在海陆丰地区重新获得了力量,成功发动了第三次武装起义,建立了海陆丰苏维埃政府,这标志着中国革命的新纪元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阳网配资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