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集团化,是破解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难题、促进教育公平的一项关键性战略性举措。日前,宝安再添2艘公办教育航母,深圳市前海未来教育集团、深圳市宝安区科创教育集团正式启航。
深圳市前海未来教育集团牵头学校为西乡中学,成员校6所:西乡中学高中部、西乡中学初中部、海湾中学、黄田实验学校、海港小学、西乡小学;深圳市宝安区科创教育集团牵头校为石岩湖学校,成员校4所:石岩湖学校、湖光学校、智造城实验学校、阳台山小学。
2个新集团的揭牌成立,既是宝安区委区政府服务教育强国战略的高瞻远瞩之举,更是前海深化深港融合、赋能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落子,标志着宝安教育在深化改革、优化布局、提升质量方面迈出关键一步,开启以集团化办学助推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系统征程。
深圳市前海未来教育集团扬帆
以教育为纽带打通深港资源融通“快车道”
“自诞生之日起,前海未来教育集团便承载着非同凡响的战略使命。”该集团牵头学校、西乡中学党委书记蔡波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集团将以“崇真启智,博纳明远”为核心理念,紧扣“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家未来建设者”的办学愿景,深度契合“立德树人”根本任务,致力于构建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学段无缝衔接的优质教育链条,打造“各美其美、美美与共”的教育生态共同体。
如何实现上述发展目标?蔡波表示,集团成立后,首先将实行深度“基因重组”——从师资跨校流动到课程协同共创,从教研同频共振到文化深度交融,让每所学校的特色亮点都能成为集团的共同财富,推动区域基础教育从“优质单点”向“优质集群”跨越。
其次,将立足前海独特优势,将政策红利转化为教育动能,将产业资源转化为教学养分,系统规划并启动“问学未来”十大行动:以“先行”党建引领行动强化核心,加强党组织的全面领导;以“和融”文化共生行动促进融合,实施校园文化共融共创;以“逐梦”创新赋能行动搭建平台,启动数智赋能硬件提升工程;以“多元”聚合发展行动贯通培养,以“明远”课程提质行动打造品牌,以“精业”强师筑基行动夯实根基,以“生态”学校治理行动推动互补,以“数智”评价改革行动精准调配,以“全域”协同育人行动整合资源,以“博纳”共享未来行动缔造共同体,全力推动课程共创、师资共享、教研共频,实现资源融通、优势叠加、协同跃进,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。
此外,集团将积极携手粤港澳三地高校、科研机构及高新企业,打通“科教融合”“产教融合”的“最后一公里”——将产业前沿需求转化为教学内容,让学生触摸时代脉搏;借助深港教育合作平台引入优质资源,开展跨地域研学、跨境联合课程,让教育走出校园围墙,让课堂连接社会前沿,让学生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拓宽全球视野。
深圳市宝安区科创教育集团启航
聚产教之能探索科创育人新样本
“智造潮涌大湾区,科创聚光正当时。”该集团牵头学校、石岩湖学校党总支书记江年跃受访时表示,科创教育集团这块沉甸甸的牌匾,承载的是服务“石岩-百旺智造城”发展的时代重托,以及为湾区未来产业培育创新英才的战略使命。
为此,该集团将以“为未来而教,为创新育人”为办学理念,集四校之智,聚产教之能,重点实施四大创新行动,努力探索一条与区域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的特色办学之路。
江年跃介绍,集团将构建“敏捷治理”新范式。打破校际壁垒与行政层级,成立以集团党委为核心,集团统筹协调、成员校自主发展的现代化治理体系,打造一个快速响应产业需求、灵活配置教育资源的“敏捷型”教育共同体,从高质量实施国家课程开始夯基垒石,通过强化人才贯通培养,探索资源互补、教研互助、学段互融,走出一条从科学教育到科创教育的跃升路径。
共建“产业问题”课程库。集团将改变以学科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课程模式,联合智造城内的高新技术企业,共建一个动态更新的“产业问题”课程库,将把企业在研发生产中遇到的真实技术难题,转化为项目式学习(PBL)的课题,让学生在解决真实问题中,完成知识的内化与能力的跃升,真正实现创新链、产业链、教育链、人才链的“四链”深度融合。
锻造“三师融合”新师资。集团将着力锻造一支由“校内导师+企业导师+高校导师”组成的“三师融合”新型师资队伍,让本校教师成为善于启发引导的“启思者”,让高校教授成为传授前沿理论的“领学者”,让企业工程师成为指导技术实践的“实战家”,共同为学生的成长赋能。
打造“无界融通”新生态。集团将推进大自然教育,探索依托人工智能广泛运用下的实践学习策略,致力于打造一个“教育边界无限化、学习方式多样化”的教育新生态。“智造城有多大,我们的校园就有多大!企业的研发中心就是我们的科创实验室,先进的生产线就是我们的实践工作坊,城市的发展脉搏就是我们最生动的教科书。”
宝安日报全媒体记者刘正金
启阳网配资,在线配资门户论坛,散户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